Skip to content
  • 手機應用程式 「陸香港」開創本地線上財富管理新模式

    陸金所控股旗下陸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陸金所香港」)正式發佈手機應用程式「陸香港」,為香港用戶提供24/7全天候、智能化的綜合線上財富管理服務。 陸金所控股是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並在近10年的發展歷程中專注於線上財富管理服務,看準疫情期間線上投資理財需求持續上升,適時在香港市場展開服務。陸金所香港與全球知名資產管理人合作,精選優質基金理財產品,目前客戶已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陸香港」投資精選港幣基金產品,覆蓋全球各主要市場及各資產類別,並查閱豐富的市場資訊和投資觀點分享。 「陸香港」擁有多項金融科技優勢,可以支持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資產配置增值的需求,包括最快於三分鐘內完成全線上開戶流程、線上客服提供清晰指引和幫助等。此外,「陸香港」在各個環節應用了多項金融科技,如透過投資偏好問卷瞭解和識別用戶投資風險偏好、通過大數據篩選並推薦基金產品、支援個人化的智能營銷體系,同時嚴格保密和管控用戶的資料等。陸金所香港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1、4、9號牌照並受其監管(中央編號:BIN669)。 憑藉品牌、科技及平台優勢,「陸香港」希望以更專業、更智能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其特別設計推出的「陸錢寶LU Wallet」服務,將普通的貨幣市場基金開發升級為智能閒錢理財服務。「陸錢寶」具備T+0靈活申贖、1港元起投、亦無投資上限的優勢,客戶授權後現金餘額可自動轉入貨幣基金、不會錯失每日收益,亦可隨取隨用,包括直接以「陸錢寶」認購平台上的其他投資理財產品。「如同一個懂得自我增值的智能錢包」,「陸錢寶」的理財服務可以覆蓋至每一港元的資產及多樣化的需求場景,真正做到「零門檻、無上限、靈活創富」。 推出初期,「陸香港」平台上所有產品的交易費用皆可享限時全免,並推出豐厚的迎新獎勵予香港用戶。陸金所香港CEO蔡華先生表示:「我們希望利用金融科技優勢,為香港市場用戶帶來更便捷、更豐富、更智能的財富管理服務。除了前線銷售等人工服務由智能系統替代,我們亦透過科技提升中後台營運系統每個環節的效率至最高水平。我們的科技優勢使陸香港能持續長期以具吸引力的價格為本地客戶服務。」 今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對線上理財服務的需求劇增,包括財富管理行業在內的整個金融行業電子化及智能化進程都在加速發展。香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根據香港證監會報告,香港財富管理行業2018年底總資產規模達到7.62萬億港元。蔡華先生補充:「香港在監管架構的成熟度、公開交易市場的完善性及金融產品的豐富性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金融市場前列。我們希望能夠將我們的金融科技優勢與香港市場的整體優勢相結合,提供透明、高效、專業、豐富的線上財富管理服務。」 原文網址:https://bit.ly/3iVsuaW

  • Rakugaki AR App日本大熱!平面公仔秒變3D動物 附下載連結+簡單4步使用教學|好生活百科

    「らくがきAR」(Rakugaki AR)app,是日本創意工作室Whatever早前推出的新玩意。可以將平面的圖案變為立體動物,甚至更可作電子寵物般飼養及餵食,上架不久便於Twitter瘋傳,即睇有咩特別喇! Rakugaki AR App!日本大熱人氣App 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畫的公仔會成真呢?日本的Rakugaki AR App上架不久已火速爆紅,?間於網絡上瘋傳Rakugaki AR透過擴散增實境AR技術,讓平面的2D插畫躍然紙外,變成立體的3D圖案,不論是白板、畫紙,還是筆記本都可以使用,當中更不限公仔、表情符號或文字形式。同時更有餵食功能,玩家可與它們作互動,餵香蕉、魚、紅蘿蔔等食物,用膳後還會排泄,簡直如電子寵物一樣,非常有趣!大家還可以利用內建的拍照及錄影功能,把自己的3D塗鴉圖案記綠下來,個人珍藏或與朋友分享都可。不過暫時只有iOS版本,iPhone或iPad用家可使用,而用法非常簡單,只需4步即可! 1.首先要準備好要使用的圖案,建議選擇圖案清晰,線條乾淨的照片,以方便掃描。若是使用錢幣、包裝袋等圖案複雜、表面起伏不平的素材,出來的3D圖案會不完整,容易有缺一角的情況。 2.打開app,將鏡頭對準要掃描的圖案,當出現粉紅色的框框時,即可點擊底下的「+」,開始scan。 3. 圖案會變成立體的3D公仔,從紙上跳起來。活起來的圖案呈紙皮形狀,雖然身體扁平,但卻無比活潑,會四圍到處亂走、亂跑,精力充沛。另外,更可同時scan多個圖案,組織一個家庭或是動物園都不成問題! 3.點擊空白位置,則可對他們進行餵食,會隨機掉下不同的食物,如蘋果、魚、香蕉、芝士等。AR公仔進食速度極快,?間就可將食物清空,而食物的殘渣會自然地消失。AR動物與一般的寵物無異,進食後亦會排泄,好得意! 點擊空白位置,則可對他們進行餵食。 4. 若想為他們留倩影,可按左下及右下兩個按扭,分別為錄影及拍照功能,一於影返輯影相,留作紀念啦! 其他網民分享: 不少網民都已下載Rakugaki AR app,投入3D的大家庭,更在各社交平台與大家分享,不論是Twitter、IG、Facebook都能見到他們的蹤影,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台灣插家畫消極男子、Cherng馬來貘早前都有於FB分享其作品,可愛又趣緻,大家都不妨一玩! 原文網址:https://bit.ly/30BH8xN

  • 香港最大型電子獎賞計劃yuu已上架 每日24小時無限次儲分獎賞

    疫情之下,不少人仍然會出街購物及買外賣,解決日常需要。假如你是其中之一,又有無想過可以如何消費最慳錢呢?香港最大型電子獎賞計劃 yuu 聯同超過 10 個香港著名品牌合作,涵蓋超過 2000 多個商店餐廳。用戶登記成為會員後,每次消費都能「儲分當錢使」,用埋恒生 enJoy 卡於指定品牌購物更可享額外積分獎賞,讓你邊買邊賺積分邊慳錢。   電子獎賞計劃 yuu 與多個知名購物餐飲品牌合作,當中包括港人經常幫襯的萬寧、惠康超級市場、7- Eleven、IKEA 宜家家居、Market Place by Jasons、Market Place、3hree6ixty、肯德基、必勝客、PHD薄餅博士、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等;yuu 連結多達 2,000 間商戶,由餐廳到日用品、食品、家具都應有盡有,涵蓋日常生活的所有接觸點。   疫情之下,不少人仍然會出街購物及買外賣,解決日常需要。假如你是其中之一,又有無想過可以如何消費最慳錢呢?香港最大型電子獎賞計劃 yuu 聯同超過 10 […]

     
  • 五個可協助嬰幼兒睡眠的APP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家中的小寶貝是否無法好好午睡? 或甚至在夜晚也沒辦法好好睡得長久? 也許現代科技可以幫上一些忙 : 播放著搖籃曲或是舒緩聲音的嬰幼兒睡眠應用程式將幫助寶寶踏入夢鄉。 想要孩子快快入睡並且睡得安穩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在小睡時間或晚上就寢時間試著使用一些會協助入睡的APP會是一個往成功邁進的開始。以下是針對嬰幼兒所設計的應用程式,不妨今天就來試試看。 Baby Sleep Sounds(嬰兒睡覺聲音) : 免費 / iPhone 完全不需要網路即可幫助寶寶入睡,只要使用內含節奏性“噓聲”的設置就可以幫助寶寶入睡。父母們可以將噓聲與預設的搖籃曲相結合,甚至錄製父母親自唱的搖籃曲,並將其混音儲存為循環播放以供寶寶就寢時間使用。 Lullaby for Babies(嬰兒搖籃曲) : 免費 / Android 有時,一個嬰兒想要一夜好眠所需要的只是一點點音樂。這個應用程式的預錄搖籃曲,包括簡單的旋律和經典搖籃曲曲目 例如 “Hush, Little Baby” (乖乖,小寶貝) 將撫慰小寶寶們入睡。需要的話,甚至可以設置一個計時器,使歌曲可以持續播放。 Lightning […]

     
  • HealthCap自製血壓數據庫 中大教授初創App 助防中風心臟病

    一場新冠肺疫導致人心惶惶,卻令大眾更關注個人健康。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蔡錦輝成立的醫療健康初創DeepHealth,正正專攻健康管理一環,公司頭炮產品HealthCap(拍健),讓用戶可透過手機鏡頭記錄血壓計讀數,方便個人及醫生追蹤血壓狀況,以預防高血壓和中風等隱疾。 DeepHealth創辦人及董事蔡錦輝表示,HealthCap是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用戶以一般坊間血壓計量度血壓後,再用該App拍攝血壓計上的讀數,即可把相關數據記錄於程式之中,「不需要花過千元買藍牙血壓計,最普通的血壓計已經可以。」 拍攝血壓紀錄 整合圖表報告 系統亦會把用戶每次測量的血壓數據,整合成圖表報告。當用戶覆診時,可直接向醫生展示程式內的報告,快速掌握血壓變化趨勢。蔡錦輝說:「上壓不超過135之餘,數值不會早午晚升升跌跌,就可以稱為血壓正常。」HealthCap的讀數記錄功能,同樣可應用於血壓計以外的其他醫療裝置。事實上,在收費版本程式中,近月已追加了記錄血糖數據的功能。蔡錦輝解釋,一開始選擇以記錄血壓計讀數作為切入點,皆因坊間一直缺乏有系統地追蹤相關數據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就算病人好乖、會用紙筆記下血壓數據,始終可能有所遺漏;對病人而言,記錄血壓是一件麻煩事。不過,如果醫生真的會使用相關數據,他們亦不怕麻煩,但問題是病人覆診時,見醫生的時間只得5分鐘,醫生沒有時間即場研究病人血壓走勢,再慢慢計算血壓平均值。」 主修統計 半途出家攻讀醫療 DeepHealth另一董事葉家俊提到,把記錄讀數技術應用於電子磅上亦無不可,「不過有些人之所以會每天量度體重,只是因為想減肥或正進行某些運動訓練;血壓卻反映了一個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甚至是中風的風險」,當用戶發現血壓最近有所上升,即可立即採取行動,透過控制飲食和勤做運動等,減慢甚至阻止高血壓問題出現。 作為醫療健康初創負責人,蔡錦輝對醫療卻是半途出家,他大學時主修統計學,畢業後在中大修讀醫學科學哲學博士,「無論你統計學再叻,甚至成為了一個數學家,但你想用專長幫人,都要找一個範疇。我揀了醫療健康。」目前是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的蔡錦輝,初時主要研究大腸癌篩檢,笑言自己「知道如何醫治腸胃疾病,但沒辦法落手幫病人做內窺鏡檢查」,後來轉攻醫療保健大數據應用。 事實上,HealthCap可說是蔡錦輝跟其高足、目前擔任DeepHealth行政總裁(CEO)的朱子勤,一同構想出來。蔡錦輝指出,「我從事血壓相關研究,一直想收集更多血壓數據。」至於主修公共衞生的朱子勤,私下亦對電腦科學及數據分析很有興趣,更自學編程,研發出可透過拍照記錄血壓數據的手機程式,亦即HealthCap。蔡錦輝又向曾任職於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葉家俊招手,邀其協助DeepHealth拓展業務。 遙距預診降染疫風險 無可否認,HealthCap的讀數記錄功能稱不上是什麼尖端科技,「但你走火入魔地強調AI(人工智能)、Image Processing(影像處理)等技術,醫生可能根本不知你說什麼。」葉家俊重申,他們不會向醫生賣弄高科技,「醫生要的是血壓數據和圖表分析,方便睇症。」 HealthCap在去年5月面世,並設有基本版及須付費使用的加強版平台,兩者均提供記錄血壓數據功能,但後者會額外提供一些健康管理資訊,還有記錄血糖功能。此外,加強版平台也支援多人共用一個賬戶,幫助家中長者記錄血壓變化數據。 至於收費服務,則主要透過合作的醫生和非政府組織提供予用戶。葉家俊透露,平台目前獲診所及日間長者中心採用,現有大約1000名用戶,期望未來能跟政府診所合作,「始終慢性病人多數幫襯政府診所」。葉家俊說,合作的醫生可在面見覆診病人前,先透過後台系統遙距查閱病者的血壓數據,提早安排對方是否轉藥。如今新冠肺炎肆虐,診所頓成染疫高風險之地,醫生能視乎相關數據,決定病人須否如期覆診,抑或郵寄所需藥物即可。 原文網址:https://bit.ly/32DeQ7y

  • 疫情影響,2020Q2 應用程式使用率大增 40%,TikTok 位居下載數量寶座

    根據 App Annie 統計在應用程式上花費的時間,和 2019 年 Q4 相比,印度在 2020 年 Q2 花費時間成長了 35%,義大利、印尼、美國成長率分別是 30%、25%、15%,原因在於這些國家部分地區採取了封城措施,加上不鼓勵民眾外出,因此使用者投入大量時間在 App 使用。 隨著使用者在應用程式上花的時間變多,Google Play 的下載量也比同期增加了 10%,達到 250 億下載規模,iOS 的 App Store 下載量更是成長了 20%,達到 100 億下載規模。其中非遊戲類別 Google […]

     
  • Adobe Photoshop Camera 免費 AI 相機應用程式 iOS/Android 雙平台上架!

    Adobe 正式推出 Photoshop Camera 相機應用程式!這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相機應用程式,包含超過 80 個精彩非凡的鏡頭和濾鏡,其中包括知名歌手Billie Eilish、女演員兼 YouTube 紅星 Arden Rose、以及著名攝影師 Brandon Woelfel 的藝術作品。Adobe 也表示將於每週持續推出全新濾鏡。 Adobe 去年於 Max 創新大會中首次 預告 將推出 Photoshop Camera,並表明這款應用程式將會重新定義智慧手機的攝影。今年,Adobe 持續實踐「激發全民創意」的使命宣言,發掘生活中可以實現個人創造力的獨特方式。藉著  Photoshop Camera,任何人都能在拍攝前為照片添加完美的濾鏡和特效,接著在彈指間分享他們創意澎湃的作品。 Photoshop Camera 強調可以即時智慧地創製圖像,在用戶眼前展現 […]

     
  • 【區塊鏈】手機App查驗藥物包裝真偽 裕利醫藥:逐步擴展應用

    假貨問題持續困擾消費者,如果醫療物資是偽冒貨品,影響更可大可少。有藥物供應商應用區塊鏈技術,消費者以手機便可查驗藥物包裝的來源資料,該方案選擇以香港為首個試點,日後會推廣至亞太其他市場。 裕利醫藥於4月初推出名為eZTracker的手機應用程式,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描藥物包裝上的二維碼(QR code),即可快速驗證藥物來源資訊。程式會連上區塊鏈,驗證製造商、供應商的資料,如發現產品並非來自獲授權的經銷商,用戶可回報情況,該應用亦會發出即時提示製造商,以便盡快調查。消費者現可透過應用驗證一款HPV子宮頸癌疫苗。 人手檢查包裝不可靠 裕利醫藥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翁德睿(Andi Umbricht)接受專訪時解釋,全球冒牌藥物的問題日益嚴重,該企早前曾進行過一項調查,指出香港有88%受訪者不清楚或不知道什麼是冒牌藥物;雖然有12%受訪者對這問題有警覺,但到需要驗證藥物時,他們也只會檢查包裝,例如檢查安全封條是否完好無缺,包裝上是否有異常等。他指出,隨著偽造藥物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人手檢測方式亦變得不可靠。 事實上,近年不少消費品都善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的特質,以此推出讓消費者或其他生產夥伴確認產品來源等資訊。針對消費者會否願意額外安裝Apps去查詢有關資料,翁德睿指出,該應用推出早期反應不錯,消費者對有關資訊有渴求,亦會與醫生、分銷商等合作推廣此應用。未來該企亦有意擴展驗證藥物名單,並推廣至亞太其他市場使用,但會先確保首階段可暢順運作。 日後隨藥物數量與參與供應商增多,勢會為系統擴展帶來帶來挑戰,惟他指,「如果市面流通的藥物有10%至15%的假藥,那真的是太多了,公眾將會為此承擔更大於此的成本。」 原文網址:https://bit.ly/3eFitx2

     
  • 【金融教育】兩90後創親子理財App登福布斯榜 夥家長KOL宣傳

    恪守量入為出的良好習慣看似老生常談,惟往往有不少人都無法做到,結果面臨「月光族」甚至負債困境。為了幫助家長及早教育兒童培養基礎金融知識與素養,本地90後冼璞鏞(Chester)及陳枳橋(Teresa)成立初創Mellow,並開發親子理財應用程式(App),讓他們建立持之以恒的理財習慣。兩人日前還雙雙登上福布斯亞洲年輕領袖榜(Forbes 30 Under 30 Asia 2020),在3,500個提名中突圍。Chester分享: “可能因為件事比較新,市場罕見。所以未來亦希望將業務帶到亞太區其他地方如台灣、東京、新加坡,並且陸續加入其他理財知識,包括投資及保險。” 推出Mellow 培養責任感 隨着電子支付工具發展多元,消費者只須用手機簡單一「嘟」便完成支付,惟同時衍生潛在危機,若一不小心花費過度,或引致債台高築。他們表示,由於在大學期間留意到身邊朋友陸續開始有收入卻不善理財,以及未見本地市場有幫助家長及小孩的個人理財及數碼支付的解決方案,因此萌生初創意念。在兩年前加入參與數碼港.大學合作夥伴計劃(CUPP),小試牛刀。 該公司由成立至今,從數碼港的CUPP及培育計劃獲得資金,共投入了約60萬元。他亦坦言,公司目前仍未有盈利,未來將聚焦尋求合作夥伴,推出B2B2C方案。他指: “我們比較着力於如教育、金融、零售、電子商貿平台尋求合作。並期望最快一年後可以獲得盈利。” 而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令不少行業的運作停擺,他們則表示業務影響不大。日前更因應學生停課,推出不同綫上活動及推廣作招徠,如上月就夥拍MarcoPolo Learning推出STEAM學習課程,以及與新世界旗下的Donut Kids Club推出宣傳活動等。 虛擬鑽石點數 取代金錢獎勵 “我們發現香港的家長較其他地方相對保守,故在設計應用程式時就構思,用虛擬鑽石點數取代金錢。” 擬夥KOL 分享理財內容 此外,盡管意念夠創新,但是他們指出,仍需要在開拓知名度上,多下苦功。他們認為數碼渠道宣傳的效果較好,所以未來將夥拍一些家長KOL、親子網上討論區如Baby Kingdom、在社交媒體分享教導理財的內容作推廣等,開拓知名度。 積極參賽 爭曝光拓商機 事實上,過去他們屢屢參加不同比賽項目積極備戰,目標是爭取在市場上的曝光率、開拓與企業合作的商機。如蘇黎世創投大賽2020及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舉辦的2019 Jumpstarter環球創業比賽等。透過多次與不同行業接觸的參賽經驗,他分享指,了解企業的需要十分重要,例如要注意提出的方案能符合其KPI(關鍵績效指標)目標。 原文網址:https://bit.ly/2NbgSCY    

     
  • 醫管局「HA Go」應用程式推新功能 預約普通門診 設照顧者模式

    醫管局去年12月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提供一站式流動平台讓求診者查閱、預約專科門診,以及透過應用程式繳費等。「HA Go」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更多新功能,擴大預約服務至普通科門診,新增照顧者模式,病人可以邀請親友協助使用程式。 市民下載程式後可瀏覽一般醫療服務資訊,例如在新型肺炎下的門診安排,而經確認身份、啟動個人化帳戶後,可進一步查閱預約紀錄、藥物資料等,獲取個人化的資訊。 需親身到醫院啟動站核實身份 為了讓病人和市民容易掌握、管理醫療健康資訊,醫管局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市民透過程式可獲得醫療服務資訊。啟動個人化帳戶後,更可查閱在醫管局醫院或門診個人預約紀錄、藥物資料,支付醫院賬單,預約專科新症,按照處方進行復康練習等。 市民需要在程式輸入個人資料,以程式發出的二維碼,親身到醫院的啟動站,出示身份證核實才可啟動個人帳戶,使用「HA Go」個人化的功能。醫管局鼓勵市民先行下載程式,填妥資料,到醫院或門診持二維碼和身份證啟動個人帳戶,確認身份和啟動程序在一分鐘內可完成。 研究利用「HA Go」設視像診症 現時市民需要親身到專科門診預約新症,不像普通科門診設有電話預約服務。因此「HA Go」先提供專科門診新症預約功能,市民可在程式查閱預約紀錄、取消預約,在聯合醫院試行先導計劃下,更可在程式內申請延期覆診。而預計今年第三季「HA Go」將推出新功能,讓市民預約普通科門診,涵蓋服務範圍更廣。 「HA Go」亦會新增照顧者模式,病人可以邀請最多10個親友協助並使用部分的帳戶功能,包括查閱預約紀錄和支付醫院賬單,照顧者模式同樣會今年第三季推出。 另外,醫管局正研究利用「HA Go」設視像診症,病人或可在手機接收診症提示後,即時打開啟動程式和醫生視像診症。「HA Go」現時提供影片,並會適時提醒病人出院後做日常復康練習,醫管局將會新增為認知障礙患者而設的遊戲,醫管局又希望將「HA Go」服務覆蓋至小童。 截至5月,「HA Go」有約10.7萬下載次數,而啟動個人化帳戶、完成身份確認人數有約4.6萬。對於下載次數和啟動個人帳戶人數有落差,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信息)彭育華表示,「HA Go」在去年12月推出,估計疫情導致較少人親身到醫院確認身份和啟動帳戶,她呼籲市民覆診時可以一併啟動帳戶,將來會考慮增加啟動站。 醫院管理局高級醫療信息經理馮起說,專科病人對「HA Go」表示歡迎,目前最多人使用程式查閱藥物資料和預約紀錄。長遠而言,彭育華期望市民透過生活中最密切的手機,持續妥善掌握個人醫療健康資訊,即使市民看私家醫生,亦可以將過敏藥物紀錄等資料清晰告知私家醫生,程式有助完善整體醫療保健。 原文網址:https://bit.ly/2MFBq6t